精品伊园甸乐园入口2023_已满十八从此进入在线视频 _嫩叶草2023地扯一二网站

医院动态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动态 > 医院动态
深圳眼科医院诊疗量一季度创新高 总诊疗11.8万人次 2013-03-10
  记者昨日获悉,今年一季度,深圳市眼科医院的诊疗量相比去年同期再创新高。医院门诊总诊疗11.8万人次,同比上涨3.27%;出院病人3900余人,上涨5.65%;住院手术5200余例,上涨7.23%。    作为我市唯一一家眼科专科公立医院,深圳市眼科医院承担了全市绝大部分眼科疑难杂症病例的救治。从刚出生数月的婴儿,到年逾九旬的老人;从难治的先天性眼球震颤到可以致盲的眼底黄斑疾病……该院救治的病人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各种眼科疾病。    外地患儿多处求医 深圳获治    5岁的东东(化名)患有先天性眼球震颤,并伴有内斜视。正视的视力只有0.2,歪头视力也仅为0.4。受疾病的影响,东东看东西时习惯歪着头,只有这样他才能看得更清楚,这可急坏了家长。    为了治好孩子的病,父母带着孩子四处求医,先后去过上海、北京、广州、天津。可是,得到的答复却令人失望。医生告诉东东的父母,孩子的病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不能治愈。心有不甘,父母通过网络,查询到深圳市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治疗过类似的病例,并有很好的效果。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从江西老家赶赴深圳求医。    考虑到外地求医的辛苦,深圳市眼科医院的医生在详细检查后立即为东东安排了手术。在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首席专家刘春民的亲自主刀下,东东接受了“眼球震颤缓解术+斜视矫正术”,整个手术过程仅耗时1小时。术后一周出院时,东东的视力已经回复到了0.6。术后一个月复查,东东的视力从手术前的0.2恢复到了0.8。不仅如此,他在目视状态下眼球震颤已经不明显,斜视完全得到矫正。    据刘春民主任介绍,深圳市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的门诊量、手术量在广东省内排第二位,仅次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深圳眼科医院 2011-08-30
  深圳市眼科医院始建于1983年,是深圳市卫生局直属的唯一一家眼科专科医院。医院以“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 诚信经营是医院的经营之本”为理念。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是国内屈指可数的现代化眼病防治专科医院。    医院新址位于福田区泽田路18号,占地面积1.7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8万平方米,总床位数200张。医院全部采用太阳能供热水,并做到“绿色排放”。内外空间均采用无障碍设计,电梯按钮有盲文,开门、关门都有语音提示,门诊每层楼都有残疾人专用洗手间。    2002年成为暨南大学附属医院,2005年与香港中文大学建立联合眼病研究中心,是深圳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所在地。是暨南大学、湖北中医学院、赣南医学院、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多家高校硕博士研究生、本专科生培养、教学基地。    深圳市眼科医院汇集一批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十佳”医务工作者和“深圳名医”;技术骨干包括自美国、日本等国家学成回国的专家和国内著名医学高校的眼科学者;目前拥有眼科博士后2名,眼科博士15名,硕士22名,副主任职称以上医师35名,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0余名。    医院目前拥有广东省特色专科-青光眼专科、深圳市重点学科-眼外伤专科,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中医眼科。此外,分为眼表疾病专科、白内障专科、眼底病专科、玻璃体视网膜专科、斜视及小儿眼科专科、视光学专科、眼整形眼肿瘤专科共计11个专科。    医院仪器设备先进。近年来,医院陆续引进了各种国际先进水平的眼科医疗设备,如分辨率达3-6µm以上的检查视网膜层间结构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用于眼前段及房角结构检查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BM);三维立体电生理检查仪(M-ERG);RetCamⅡ宽视野视网膜成像系统;新型高分辨率的眼部A/B型超声诊断仪;新型便携式眼内激光机以及前、后段玻璃体切割机、白内障超声乳化机等一批先进眼科医院设备。这些先进仪器的引进大大提高了眼科疾病的诊疗水平。
广东省特色专科――青光眼专科介绍 2011-03-10
     我院青光眼专科为广东省“十一五”医学特色专科,在青光眼的诊疗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基本与国际水平接轨。    本专科具有完善的人才结构梯队,目前本专业共有临床医生22名,其中博士9名,硕士10名,副高以上职称7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7名。本学科带头人黄丽娜院长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全国防盲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眼科学会主任委员。技术骨干成洪波主任为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常委、深圳市医学会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技术骨干赖铭莹主任为广东省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委员兼秘书、深圳市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循证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形成了具有科学的运行机制、学术氛围良好的学术队伍。本专科现有21张病床,拥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频域光学相干视网膜断层成像仪、动态轮廓眼压计、共焦激光显微镜、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多焦电生理检查仪、Humphery自动阈值视野计、海德堡视乳头立体照相及图像分析仪等,可进行青光眼早期诊断、随访及视功能的评估。    本专科每年收治住院青光眼病人超过500人次,其中超过一半为疑难复杂病例,年青光眼门诊量逾万人次,为深圳地区90%以上及深圳周边地区、港澳台地区、台湾、东南亚、日本等的青光眼患者提供了优质高效的青光眼专科医疗服务。全面开展青光眼早期诊断及治疗工作,结合先进的影像学检查进行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长期追踪、随访,开展了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Ar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等。并大力开展青光眼诊治的新技术和新项目,开展了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青光眼阀门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新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手术、联合玻璃体手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等。    认真把握专科发展方向,以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发病机理研究、视神经保护以及青光眼术后滤泡疤痕化的防治为主攻方向,迄今开展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与基因多态性相关分析研究、青光眼早期诊断与影像学相关研究、新型青光眼眼用药膜开发制备、中药的视神经保护研究以及多种途径防治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疤痕化的研究。积极发展与国内外先进科研机构的合作,已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联合研制出国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与首都医科大学同仁医院联合开展国家级项目,与香港大学眼科及视光学实验室紧密合作,开展青光眼分子遗传学研究。近2年发表学术论文20篇,获得国家级项目子项目1项、部级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5项,授权专利1项。
深圳市医学重点专科眼外伤学科 2011-03-10
    学科带头人黄丽娜院长与世界眼外伤学会主席Dr Triester合影   眼外伤学科是目前医院唯一的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自1988年1月眼外伤学科成立并完成首例眼外伤缝合和眼内异物取出术开始,医院的眼外伤专业不断进步。2001年12月,学科成为深圳市首批医学重点学科后更是迅猛发展。目前,眼外伤学科完成的各种复杂性眼后段外伤手术、眼内异物取出术,外伤性黄斑病变等特殊类型的手术治疗、处理水平已达国内先进水平,每年成功挽救1000多例病人破碎的眼球,使致盲致残的年轻人脱盲脱残。同时,作为目前深圳市唯一的眼科学类医学重点学科,医院的眼外伤学科已经成为全市、省级的技术指导中心和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   眼外伤学科大事记:   1、1988年1月眼科医院外伤学科成立,并完成首例眼外伤缝合和眼内异物取出术。   2、1988年6月学科首次在深圳市开展外伤性白内障的ECCE手术。   3、1989年,深圳市第一位医学博士黄丽娜来到我院,她也是我国第一届临床医学博士。                      4、1992年,黄丽娜博士荣获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5、1992年,黄丽娜博士获得医院的第一个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并且成果荣获深圳市科学进步二等奖。   6、1992年3月,学科引进国外先进的玻璃体切割机和眼内激光机,在深圳地区最早开展严重眼外伤的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7、1998年7月,曾键主任课题组“眼后段显微手术临床应用”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8、1999年,黄丽娜博士荣获深圳市科技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9、2001年12月,眼外伤学科获批市首批医学重点学科,成为深圳市首个也是唯一的眼科类重点学科。   10、2003年,赵铁英博士“外伤性黄斑裂孔组织形态及光感受器功能追踪”获深圳市科技局课题立项。   11、2005年,秦波博士“黄芩甙眼内应用对兔眼视神经损伤后神经组织中MDA、SOD水平的影响”获深圳市科技局课题立项。   12、2006年,黄丽娜院长“危重眼球外伤低眼压试验研究”获深圳市科技局重点课题立项。   13、2007年,秦波博士“眼伤性PVR模型兔眼玻璃体中生长因子作用的实验研究”获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其论文在SCI收录杂志“美国眼科杂志”(AJO)上发表。   14、2007年,眼外伤学科完满通过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的03-06年度周期验收评估,并获高度评价。   15、2008年 秦波博士“眼外伤患者生存质量、影响与防范因素的研究”获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   16、2008年11月,学科成功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现代眼外伤玻璃体手术治疗进展”。   学科带头人及专业组专家简介   黄丽娜 深圳市眼科医院院长、终身首席专家,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深圳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眼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赴香港中文大学威尔亲王医院眼科和美国UTAH大学眼科中心及波士顿TUFT大学眼科中心留学深造。现为美国眼科学会及美国眼科视觉学会会员,第九届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眼科临床二十余年,具有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造诣,尤其擅长眼外伤、青光眼和白内障等疾病诊治,为国内著名眼科专家和学者之一。《中国实用眼科杂志》、《国际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及《眼科》等知名杂志编委,主持和参与包括美国国家卫生院(NIH)及省市科学技术研究基金资助课题多项,获得省、市级课题共11项。曾获美国国际人体科学大会论文奖、中国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深圳市科技学术学会优秀论文奖,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家级等眼科专业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与编写《中华眼科学》等权威专著多部。   秦 波,医学博士,眼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英语医学班(6年制)获医学学士学位,1996年考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眼科学研究生,1998年起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湖南省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全国著名眼科眼底病眼外伤专家姜德咏教授,2001年2月获得眼科学博士学位。随后赴美国,在斯坦福大学的PALO ALTO 医学中心进修学习近一年。现为深圳市眼科医院副院长。从事眼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16年,有着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尤其在眼科眼外伤、眼底病等方面造诣较深;主持或主要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10项,主持眼外伤继续教育国家级项目1次、市级3次,在国际、国内知名刊物发表专业论文近30篇(包括SCI收录文章2篇),参编眼科学专著2部,为《国际眼科杂志》(IJO)的特约审稿人、广东省翻译学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学科专业特色:   眼球组织精细、复杂而脆弱,一旦遭受外伤,则造成眼球多部位损伤而影响视力,甚至失明和眼球破损毁容。就像鸡蛋一样,壳破则溢。因此,要修复一个受损伤的眼球,挽救视力,必须要具备有高、精、尖的眼科检查及手术设备,以及掌握各眼科专业手术技能的高级人才。   深圳市及其周边是一个年轻人为主、工厂众多的地区,眼外伤的研究无疑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着护航作用。   学科专业队伍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专业方向明确、专科技术水平达广东省先进水平,部分项目达国内领先及先进水平;   学科服务优良,设备完善,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管理的医学重点学科;   学科具备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复杂、危重病症能力;   学科具有对关键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学科具有较强的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学科是目前深圳市唯一的眼科学医学重点学科,已成为全市、省级的技术指导中心和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   学科发展优势:   深圳市眼科医院眼外伤学科2001年被评为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现为暨南大学、湖北中医学院眼科学专业的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眼科检查仪器和手术设备,配备有先进的眼病理实验室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学科人才聚集,现有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医师11人,主治医师12人,其中医学博士10人,硕士10人,专业技术力量雄厚,主要技术骨干均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在眼前后段外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目前开展的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自体角膜原位转移联合带虹膜人工晶体植入、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人工角膜手术、复杂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手术、危重外伤眼的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居国内先进水平。2005年开始,学科在全市首家开通了“眼外伤急救绿色通道”,利用先进的技术24小时抢救急危眼外伤患者。   在学科带头人黄丽娜教授的带领下,学科一直着重于临床实际应用,并大胆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打造重科研教学、积极进取的团队,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绩。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课题1项,国家人事局归国人员资助基金1项,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1项,深圳市科技局计划项目18项(含重点资助1项)。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71篇,其中SCI收录期刊发表论著3篇。主编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第四届深圳市青年科技奖1项。同时,承担暨南大学医学院和湖北中医学院的研究生教学任务,已培养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18人。曾多次主办国家、省、市级学术会议和学习班。   学科眼科医院新院开业后,得到进一步扩大发展, 力争突出本学科的医疗和学术优势,增强专科的核心科技竞争力,使学科的临床、科研及教学总体水平保持深圳市第一和省内前列水平。   学科服务理念:   学科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人才谋发展、特色促壮大、文化立永恒” 以及“全心全意服务患者”的服务理念,为眼外伤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和经济实惠的医疗服务。
中医眼科 2011-03-10
    2000年开设中医眼科门诊及中医特色治疗室,2007年6月起开设中医眼科病区。专业组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带教硕士研究生6人。2008年荣获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称号。   学科带头人   曾平 主任医师,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0年获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学徒出师证书。承担省级课题2项和市级课题1项,指导硕士研究生4名。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6篇,省级杂志发表论文3篇。编写《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五官科疾病的良方妙法》、《中医中药专业技术资格应试指南与题解》专著等。   专业组成员   张敬先  主任医师  硕导   1997年进入中国和广东省名医录。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委员。   创新的泪道逆行置管法,获得良好效果1989年获陕西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1997年《千金秦液冲洗及导管逆行植入治疗泪道阻塞研究》获广东省卫生厅及深圳市科协科技进步2等奖和3项国家专利。学术:参加编写中医眼科全书。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1996、1997年两次去日本国研修,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8篇次。全国及省级学会专题讲座20余次。   陈青山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辛 欣   副主任医师  本科   刘 军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秦 磊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学科优势   中医眼科利用中医理论指导辨证论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病、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活动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视神经损害等眼科疾病方面具有专科特色。运用中草药、中成药同时配合针灸、中药穴位注射、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眼部雾化等治疗眼疾。   整合泪道逆行置管法和泪道探通新方法治疗难治性泪道堵塞疾病。   学科发展与研究方向   葡萄膜、视神经萎缩、黄斑病变中西医治疗
视光学学科 2011-03-10
  1994年7月1日,专业组在全国率先应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矫正术(PRK)正式治疗近视、散光。14年来共进行近7万例手术,取得近100%的成功率以及帮助解决其他医院转来1000多例的疑难病例。    专业组成员    严宗辉 主任医师,副教授,眼视光学硕士 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眼科学会眼视光学组成员,全国知名眼屈光手术专家。1994年开始至今已经完成了5万多例PRK、LASIK手术。在中外眼科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多篇,获1999年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顾宝文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专业:擅长近视激光矫正手术、弱视及视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有十余年数万例近视、远视、散光等常规及飞秒激光矫治手术经验,技术娴熟、精细。获国家教委二等奖、深圳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成果。获发明专利多项,其中“动画色光弱视治疗仪”、“智能化精细目力训练仪”、“视中枢光电同步刺激增视仪”,已获国家专利授权。    学科优势    学科以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骄人的业绩及在国内同业享有较高声誉的专家组成员成为中国准分子手术专家上岗资格考试命题单位;亚太地区准分子激光手术指导专家单位;科以人激光公司全国唯一的培训基地及中国准分子激光眼科专家重点培训基地。共培育专家200多批次,达1000多人次。    学科发展方向    角膜激光屈光手术(PRK/LHSKL/INTRASE等等),老花的治疗,疑难屈光不正的验配。
眼眶病眼肿瘤与眼整形科 2011-03-10
  学科带头人   刘桂琴,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颅颌面外科学组委员,深圳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成员,暨南大学副教授,赣南医学院兼职副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近三年主持深圳市科技局科研基金课题2项,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基金课题1项。对眼科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断与治疗及复杂眼整形手术。开展多种眼科大中型手术,如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开眶减压术、脂肪减压术、限制性斜视矫正术与眼睑退缩矫正术、眼眶骨折整复术、眼窝成形术、前路开眶肿瘤摘除术、侧壁开眶肿瘤摘除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保眼治疗、硬腭黏膜移植联合眶周皮瓣转移眼睑再造、颞浅动脉岛状肌皮瓣移植术、活动性义眼座植入术、结膜囊成形术、结膜囊再造术、小睑裂综合征系列矫正手术、多种上睑下垂矫正手术及中面部年轻化系列手术等。   专科建设   本专科从眼眶病、眼肿瘤与眼部整形三个方向发展,举办“甲状腺疾病与甲状腺相关眼病继续教育学习班”、“眼部整形及美容手术新进展学习班”,派员参加 “眼眶疾病及眼内肿瘤新进展学习班”、“眼影像学与眼眶病诊断及临床学习班” 、“全国浅表器官超声诊断学习班” ,派员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及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进行专业进修。   专业组优势   整合了眼眶病、眼肿瘤与眼部整形三个专业优势,将整形理念贯穿到眼眶病和眼肿瘤的治疗中,不仅重视患者视功能的改善,更注重患者颜面部形态的改善,从功能和形态两方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人才梯队   叶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   周凤,副主任医师,硕士,毕业于湖北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学院,主持深圳市科技局科研基金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篇。   欧阳明,住院医师,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张桐,住院医师,硕士,毕业于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白内障学科 2011-03-10
     深圳市眼科医院白内障学科拥有临床经验丰富、手术技艺精湛的白内障专家以及高素质的人才梯队,是深圳及周边地区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的领航者。   我院拥有先进的专业设备:目前全球最先进的两种超声乳化仪:Alcon公司的INIFINITI超乳仪1台以及AMO公司的SOVEREIGN超乳仪3台,德国的IOL master光学生物测定仪,德国产的蔡司显手术微镜等一批国际最先进的一批设备。   我院常规白内障手术方式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我院率先在华南片区采用先进的白星技术以及OZil扭动超声技术,使手术损伤减低到更微小,患者术后得到更好的实力恢复。近二十年来,通过白内障超声乳化并植入人工晶体手术,已使十几万例患者重见光明。   我院除开展白内障常规超声乳化外,还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抗青光眼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切割术后二期人工晶体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折叠人工晶体或硬性人工晶体悬吊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角膜移植术;晶体脱位、外伤性和各种并发性白内障等多种高难度白内障手术;高新尖端人工晶体植入术(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衍射型多焦人工晶体植入术);同时还开展了伴有虹膜根部离断,外伤致瞳孔散大,虹膜缺损者行虹膜修复或瞳孔成型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学科专业已完成白内障治疗以往单纯的脱盲向全面提高视觉质量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转变。我院目前拥有30多种型号人工晶体,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病人的需求,例如非球面人工晶体,能减少球差,使图像更清晰,黄昏时开车更清楚;蓝光滤过人工晶体能过滤紫外线,光调节人工晶体,能在日间太阳照射下比较舒服,降低刺眼的不适;多焦点人工晶体,渐进式的人工晶体度数的设计有一定的看远看近的功能;折叠式(软)人工晶体可将人工晶体光学面对折,能通过更少的手术切口植入眼内,减少术后的角膜散光,从而达到更好的视力;四袢型的人工晶体,达到更稳定的作用。   白内障学科管理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一种医疗质量管理模式――临床路径。实施包含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疗费用在内的标准化管理,使检查、用药、收费更为合理。同时指定了管理流程,采用标准化的流程化管理:率先开展日间病房白内障手术,满足白内障病人术后不住院的需求。
角膜与眼表疾病专业组 2011-03-10
    角膜与眼表疾病专业组承担着深圳市眼表疾病及眼外伤专业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本病区学科整合了眼表疾病和眼前段外伤等多个学科,专业队伍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专业方向明确,并与多个专业组开展横向合作。   本专业组的前身是角膜病组。1993年,组建角膜与眼表疾病专业组。专业组拥有国内一流的医疗设备,从事角膜病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省市多项科研课题并取得多项成果,承办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新项目。目前,眼表疾病平均日门诊量已超过200人次,每年的眼表疾病手术量1000余例,其中,角膜移植手术量达150例以上。   1、1999年成功施行深圳市首例捐献的角膜移植手术。   2、2000年开展省内首例Fyodorov- Zuyev人工角膜植入术。   3、2001年开展市内首例临时人工角膜下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植入+异体角膜移植术。   4、2002年在国内开展首例铆钉型角膜移植手术。   5、2003年在市内开展首例临时塑胶片联合自体转位角膜移植手术。   6、2004年创用国内首例Doll型角膜移植手术。   7、专业组还同时与其他多个专业组开展横向合作:开展了各种泪小点栓子的植入治疗、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角膜知觉计等检查、结膜下注Avastin的临床观察与研究、与视光学科合作开展角膜移植术后散光的治疗;与小儿眼科合作治疗患有角膜疾病的先天性疾病患者,建立角膜移植术后弱视训练程序,减少由于角膜原因引起患儿弱视治疗延误的情况;同多个专科加强合作开展临时人工角膜下异体角膜移植联合后段玻璃体切除等复杂高难度手术。   本专科应用“一体化”的理念修复眼外伤,借助全院学科齐全和现代眼科检测技术的水平,从眼球解剖、美容外观、视功能改善综合性治疗眼外伤。开展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自体角膜原位转移联合带虹膜人工晶体植入、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人工角膜手术、复杂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手术、危重外伤眼的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服务优良,设备完善,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管理的医学重点学科;具备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复杂、危重病症能力;具有对关键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达到广东省先进水平,部分项目达国内领先及先进水平。已成为全市、省级的技术指导中心和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承担暨南大学医学院和湖北中医学院的研究生教学任务,已培养博士后1人,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14人。   该病区负责管理的深圳眼库成立于1999年6月,院长黄丽娜博士任眼库主任,姚晓明博士任眼库执行主任。眼库率先在国内设立眼库协调员。截至2009年9月,已有32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市民向眼库捐献角膜,深圳已成为中国大陆接受角膜捐献最多的城市。该眼库完善的实验设备和专职的眼库技术员,确保了用于临床角膜移植的供体的安全可靠。   本病区与深圳国际商会、深圳狮子会、深圳潮青委员会等慈善组织合作,先后开展了云南普洱、广西贵港、广东乐昌、福建南靖、山西永济、内蒙古根河、黑龙江伊春、贵州威宁、安徽界首等地的白内障扶贫活动,共完成10000多例白内障扶贫手术。   本病区学科带头人   姚晓明  临床医学博士,眼科主任医师,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角膜及眼表病区主任,眼库执行主任。主编《眼库》、《眼表手术学》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学》等学术著作。参编《角膜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现代角膜移植及角膜激光手术》和《实用眼表病学》等。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创新了双板层角膜移植、Doll型角膜移植和铆钉型角膜移植等手术方法。目前主持深圳市科委的两项科研课题。主持开展“眼表疾病新进展”研究与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2008年8月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水凝胶人工角膜在兔眼碱烧伤动物模型实验中喜获成功,2009年,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主持、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8项,在国内外知名专业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SCI收录文章2篇)。   秦 波  医学博士 眼科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眼后段外伤专业组责任医师。主持、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8项,在国内外知名专业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SCI收录文章2篇)。《国际眼科杂志》(IJO)的特约审稿人。   黎 明  深圳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角膜病专业硕士学位。《Tear Function and Goblet Cell Density after Pterygium Excision》一文,2005年发表于SCI系列的EYE杂志。参与的《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系列防治研究》获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等奖一项和2005年广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在国内眼科专业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参与《眼表手术学》及《手法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编撰工作。   参与了香港中文大学眼视光学系同学的带教实习(2000年3~4月)工作、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学的带教实习(2000年11~12月)、参加美国Helon keller基金会资助的防盲、扫盲活动(2002年1~2月广东阳江),深圳狮子会组织的在全国各地的防盲扶贫活动及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学系临床实习带教工作。   聂丹瑶  深圳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主治医师,中山大学角膜病专业博士学位。于国家级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参与的研究获得省级科学技术二等奖(2005年);曾参与多部书籍教材的编写工作,包括:《角膜手术学》,《晶状体病学》,《眼科学》等。于中山大学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及学习期间参与多个国家级及临床重点研究项目(2004)的研究,并获得“中山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称号。曾参与多级香港中文大学和中山大学本科学生的带教工作,工作期间多次参加狮子会组织的防盲助盲活动。   于  莉  眼库技师、住院医师,哈尔滨医科大学眼科学专业硕士学位。   袁凤波  助理研究员,眼库专职技师。
斜视弱视及小儿眼科专业组 2011-03-10
     1989年初, 设立斜视与小儿眼科专科门诊,开始斜视矫治手术和弱视治疗。      1993年开设专家门诊。协助市残联低视力康复工作,深圳地区计划生育眼科残疾患儿鉴定所在地。20世纪90年代后期成立斜视与小儿眼科专业组。     2002年完成专业组梯队层次构建,业务迅速崛起。在深圳及周边地区儿童及家长中赢得好评并享有声誉。    学科带头人    刘春民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专业组责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罕少见疾病杂志》编委,《中华现代医药杂志》、《中国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常务编委。深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残疾儿医学鉴定专家,深圳市健康教育讲师团资深专家。    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论著5部,译著1部。    专业组成员      邓宏伟  博士   主任医师    韩 冰   硕士   副主任医师    周 凤   硕士  副主任医师    贾惠莉  硕士   副主任医师          学科优势    眼球震颤、弱视、斜视,屈光异常和其他儿童眼病诊断与治疗。    学科研究方向    弱视治疗研究,斜视治疗研究,小儿遗传眼病研究,小儿神经眼病研究。    该专业组在疑难复杂斜视诊治、弱视研究和治疗及先天性眼球震颤诊治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学科组先后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基金资助课题6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2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编学术论著10余部,举办国家级继教项目1项。
11条记录,每页10条记录,当前第1
兴业县| 新乐市| 皋兰县| 辽源市| 西宁市| 疏附县| 江油市| 北安市| 大方县| 吴江市|